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

,

網袋長壽的秘訣:染薯榔



過往入山用的網袋主要是以苧麻纖維搓成的細繩編成,今日則更常使用現成的尼龍繩,除了方便、強韌之外還防水,在潮濕的山林中即使淋濕也不會變重。然 minbunun 的網袋課仍選擇以自然纖維的綿繩為材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後續的染色。

以前苧麻編成的網袋都會用薯榔染過。薯榔的布農語郡群稱 tabutabu,巒群稱 tatabu,是一種蔓生的植物,有巨大的塊根是山豬喜歡的食物,也因此在山上偶爾可以看到被山豬拱出來的薯榔。薯榔切開之後呈現赭紅色(各地的薯榔略有不同),可以用來染綿麻等自然纖維,當然過去染網袋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好看,而是薯榔能讓苧麻纖維更加堅韌耐久。過去住在水邊的阿美人結網捕魚用的也是自然纖維的網子,一定要用薯榔染過,否則在海水的浸泡下很快就壞了;他們的薯榔就是用海鹽跟山上的布農人交換而來。



最近剛好有幾個學員從山上帶了薯榔回來,曼儀便約了大家一起來為之前編好的網袋染色,成了 minbunun 的課外課。Tama Dahu 教我們的是傳統使用的冷染的方式,先將薯榔切塊之後再刨成絲,跟浸過木灰水的網袋一起放到臼裡(盡量讓網袋各處都接觸到薯榔絲),然後用杵搗,將薯榔的汁液搗出,過程中需要不斷翻轉網袋讓每個部分都均勻染色。染好的網袋晾乾後需要再清洗一次、再晾乾才算完成。


過去的布農人或許不懂得薯榔含有單寧與膠質這些化學知識,卻懂得搗過薯榔的網袋更加長壽耐久。他們的知識系統是殿基在生活中不斷的嘗試與千百年來積累下來的族群經驗。這樣的知識系統比起實驗室裡的科學分析更加貼近這片土地,也更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帶著深刻的洞見與體誤。

近年來全世界各地興起向原生民族學習生態知識的風潮,台灣也不例外。然許許多多的原住民智慧在過去現代化的進程下長期不受重視而失傳,常發生文獻上有記載問了卻無人知的窘境,至於沒被生活傳承下來或書面紀錄的就更不可知了,只能靠這一代的我們在浩瀚的山海中撿拾前人遺留的文化貝殼了。

Shar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