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藤編秋季班在秋高氣爽的十月底揭開序幕。這次恰好搭上花蓮縣文化局再造歷史現場專案計畫,讓我們有幸在佳心舊社重建的 istasipal 家族石板家屋進行課程,並在國家公園裡採藤。
花蓮縣文化局於前年開始進行佳心舊社的聚落遺址調查,並選定 istasipal 家族中現居卓樂部落的張家之祖居家屋,原址重建。在政府單位、學術單位與在地族人三方的合作之下,讓布農族的傳統石板屋重新在山林中站了起來。而家屋完成之後,傳統山林生活能力之再養成成了首要任務,藤編課程率先登場。
這次我們同樣請到太平部落的余清山 tama vava,湊巧的是,tama vava 也正是屬於 istasipal 家族。因此我們就在 istasipal 的家屋,由 istasipal 的長輩指導傳統藤編技藝。
不同的是,參與這次課程的學員以在地卓溪鄉的布農族人為主,其中多屬卓溪鄉登山會。很多學員都是高山協作、嚮導、玉山國家公園的砍草工、巡山員,平時也兼有農人、水泥工、卡車司機等多重身分。而這次藤編課程所要製作的 palangan 圓框揹籃,正是傳統布農族的揹具,許多族人未來考慮以自編的揹籃上山帶隊、協作,讓布農山林生活工藝能見於世人。
為期一個月的課程在三個隔週的週末進行。第一週安排到佳心家屋的周邊進行採藤,這也是這幾年來首度在國家公園內進行採集。根據最新的「原住民族依生活慣俗採取森林產物規則」,族人能夠安心採集,傳承倚賴山林的生活方式。採來的藤經過初步的處理過後將要帶下山去,在山下的部落進一步晾乾、削修才能進入編籃的工作。
最後一天的課程,學員們背上自己完成的揹籃,同時穿上族服,帶上酒肉,重新回到佳心石板家屋。大多數的學員都完成自己的揹籃,除了誠心的向山祭告,更開心的在家屋石牆前拍照留念。本屆的模範生 hundiv 與 talima 雖因故未能一同參與結業,仍自行抽空找 tama vava 補課。比較可惜的是,同時玉山國家公園安排了砍草工作,幾位學員也因工作未能一起完成藤籃。但相信課程也只是開始,藤編技藝的傳承非單次的課程一蹴可幾,而必須持續的在生活中實踐。只要有心,山會在,長輩也在,編籃的夢會繼續完成。
以下為本次課程之紀錄影片: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