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0日 星期日

,

Hisul事件-"Halipusung"之行

Hisul事件-"Halipusung(楓)"之行
內本鹿小學試辦  By劉曼儀
緣起
跨年上山重建的時候,Nabu叔說要把3/9定為Hisal起義日,為了紀念內本鹿事件,於是三月的行程就成的大家當初約定好的默契。豈知出發前幾天Nabu被徵召去支援『獵人行動─308為尊嚴而走』,於是領隊不見了!但是行程還是要出發,於是就麻煩淑貞姐協助部分採買的事宜,麻煩智名幫忙用入山的事宜,我自己也得橋些瑣事(還是逃不過一些人事問題!)…..出發前一天還是發生有人臨時不能去的狀況,好在雲翔及時加入,不然我們的經費可能會破表!

必須老實說,這次的行程我不是很進入狀況,一開始是抱著休息心態,對於每天要走到哪也不是很瞭,反正跟著走就對了(平常工作就是在準備行程,放假的時候就不想再動腦了!)。後來Nabu不能去,身份變成領隊,也許是因為領隊的關係,所以總是會想些雜事,擔心嚮導喝酒走不動之類的啦!擔心誰誰誰過溪會不會怎樣的啦!擔心隊伍拉太長之類的啦!雖然總結說我老是擔心太多,不過這樣的領隊特性好像也不太好改……..也許是我把焦點都放在隊伍身上,自己反而沒有被引領進去山與歷史的世界……

內本鹿東段的路徑一直下到溪底其實是條蠻舒服的路徑,除了幾段是在峭壁上所開鑿出來的古道看來比較驚險以外,其餘走在樹林裡的路段還蠻平易近人的。那段峭壁路雖然看來驚險卻也因為沿著溪谷,所以得以見到鹿野溪下游的峽谷地形。望著下方奔流的綠水,真令人擔心水流太強而無法涉溪,畢竟我們在第一天就要過好幾次溪才能到達紮營地。所幸只有兩次過溪是水流比較湍急,因為有繩子,大家拉一拉也讓兩隊人馬都順利通過了!
從水路解脫之後就是此行拜訪重點的開始,「小朋友之墓」、「學校舊址」、「Hisul家」、「駐在所」等遺址,這些就發生在五萬地圖上不過3平方公里的區塊。原本以為這些據點大概會集中在上河地圖上的『楓』這個區塊,後來發現我們所造訪的地點跟上河地圖上所繪製的古道地點不同,倒是比較接近嘉嘉代支線那邊,而駐在所、家屋遺址在地圖上也沒有標示,甚至我們接上的那條狀況很好的

『小朋友之墓』
話說在這個毫不起眼的邊坡上,堆疊著兩塊石頭,其中一片立起來勉強算是墓碑吧!他們說這是當年原日衝突下的犧牲者,一個六歲的小朋友。有一天晚上當布農人夜襲日本人在此的行政處,當年此處有木造學校,因為一把火燒了,也找不到房屋的構造,偶爾可以找到一些當年的酒瓶之類的遺跡。那天夜晚,準備出草的族人來到此處,那天夜裡,小朋友突然睡不著起床跳舞?因此被錯當目標物,遭到射擊!事後小朋友的父親生氣難過之餘,也促使日軍對該地的族人產生更強烈的管制,甚至抱負行動吧!

像這樣的事情,也許在當年那樣的衝突敏感下,有多少為了民族間的不合而犧牲的無辜百姓不知道有多少?如今每次族人到此,一定會在這個簡單的墓碑停留、祭禱。小朋友的故事也就這樣流傳了下來,我們也在此為這位長眠於此的長輩禱告,也許他們在天之靈,這些過往的仇恨已經到九霄雲外了吧!

『Hisul家』(口述歷史by Tama Biun,有點醉意所以聽不太懂)
這裡是也是其中一個Asang,也是內本鹿事件導火線Hisual的家。這麼巧的是,方圓幾里,我就只在他的大廳裡看到兩株有黑熊爪痕的殼斗科。Hisul事件,就這麼說吧!起因是日軍欺侮了布農族的女生,詳細狀況不了解,只知道Hisul一夥人因此展開抱負行動,這也是『內本鹿事件』的導火線。

這個就是他們的門,當年被子彈掃射過。在出草一個月以前Tama Hisul的太太與孩子就是從山上移到海端(應該是有預感要發生些事情,先把親人安排到安全的地方躲避),開始要起義/出草的時候,是以小米的成熟來約定出草時間,但是因為海拔高度不同,小米成熟度也不相近(也許因為如此造成難以約定、消息走漏的狀況)。因為有人通報,所以消息走漏,日本警察派他們的工友,用機關槍掃射,把人丟在裡面關起來。因此Hisul一夥人被日軍抓住,囚禁,真正下落卻不的而知。也許下場是跟拉瑪達星星一樣,一行人手臂綁在後頭,推下懸崖而身亡。

在內本鹿事件後,日軍變強硬執行遷移的政策,也在1941-1942這個年代,內本鹿的族人,分別遷到山下定居,並且放火燒房子,也因此許多木造建築如今已無緣再現了!

『駐在所』這個駐在所在嘉嘉代支線附近,周圍的駁坎所包圍的範圍非常大,說跟操場內圈一樣大都不為過!駁坎出現在邊坡時可到達兩米高,背面甚至有一條清楚的車道,應是讓載運貨物的車子可以從古道下到駐在所裡的路。我們還發現地底有下水道設計,那條路段走來是中空的,並且可以發現上面覆蓋有大片切割完整石板,雖然不是很完整,但仍可想像出當時的狀況。在當年樹木還沒長起來時,這裡就是控制下面部落的檢查站,這片超級平坦的地方,應該可以養不少兵,但如今只找到「大日本啤酒」的厚重酒瓶,其他東西到是清的蠻乾淨的。我們在這邊練習打靶,對於有當過兵的夥伴似乎舉槍事件很容易的事情,對於我這個高中軍訓課也沒認真上的傢伙,要擺的姿勢都很難。Dama Biun還去做了一根槍架給我用,除此之外只有我是放11顆散彈以增加命中率。實在是太丟臉啦!還好我勉強算過關,不過也是個有趣的打靶體驗。

這個駐在所,在地圖上神秘的消失。一般登山者是不會走到這裡來,因為在走下去嘉嘉代支線也會面臨到崩壁地形,古道盡毀的窘境。因此我也好奇,這麼大型的駁砍建築在此的用意為何?是否真的為駐在所,還是像華巴諾一樣的砲台基地,居高臨下管理下面的部落呢?這部分也許必須查查日本時代的資料,待解答中!(後來再次到此區域調查後又經過一番對於日駐在所的推敲,此處很有可能是楓駐在所)

除了這些歷史據點以外,這一次還有一項特別的體驗(對於其他人來說啦!),那就是「夜間體驗」。最後一晚在河床旁的分享,幾乎每個人都提到這個活動很不可思議,走路變的比較專注,眼睛和耳朵也會變的比較敏銳。也許我們看到的眼睛不多,那些綠色眼睛、橘色眼睛可能都戴墨鏡了,不過夜裡的幾許山羌的吼叫聲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的,似乎就在我們周圍打轉!而白面鼯鼠的聲音也是此起彼落,伴隨著也在樹梢上那不知名的鴞,沉沉的叫著。我們的方向感不知在啥時就已經亂了,沒帶指北針也沒帶GPS,但是Dama Biun還是可以在繞來繞去之後繞回到我們的營地(雖然中間有幾許迷路,但是他仍舊靠著不知哪來的判斷力帶我們回營)。也許是因為人太多了,只看到一隻休息中的水鹿蹲坐在樹下。從植物被啃食斷頭的狀況來看,這邊生活的動物應該是不少,但是夜間的巡禮卻無啥展望。不過對其他人而言體驗晚上的路與晚上的聲音辨認,似乎就是一種難忘的學習了!

事後我們也針對這次的活動有些討論,如果將來是以辦活動的方式可加強的是:
引入『行前課程』-歷史背景概述與路線介紹,行前的默契建立(也許可以配合室內教室多媒體的放映與立體模型的講解)

特色課程:
『老家部落巡禮』-這次在Hisul老家那邊,蠻可惜的沒去針對那邊其他的石版屋 遺址有深入一點的解說,讓初來到者只能自己心神領會。此部分必須花功夫做資料整理與研讀,整理出可以解說的題材。
『祭禱』-祭禱是山上很重要的一門課,目的/方式/時機都可以作為機會教育。
『禁忌/慣習』-這是展現布農族在山上生活觀,比如出發前五分鐘不 可有人打噴嚏或放屁(why),晚餐祭禱前要請祖先先享用完食物,我們才可以食用…之類的。
『夜間活動』-轉化成觀賞與教學的方式,套用同禮部落目擊式狩獵的方式。對外人是體驗,對部落的人則是保護自己卻又可以教學的方式之一。

這樣幾個元素揉合下,如果能加以適當的規劃流程,就可以成為一個很好的活動,尤其是在這樣的天數下就可以接收到這麼多樣的元素。最後一晚因為彼此分享了這些,讓我很滿意的睡去,心理開始踏實了起來。也許第一次帶人來跟部落人上山,有許多先前作業我並沒有協調的很完美,也造成他人的困擾,不過至少是個開始,下次就知道該怎樣做了!內本鹿小學第一發應該算成功吧~繼續努力……

Share:

0 意見:

張貼留言